|
||||
|
||||
|
這個重陽節,七公司有點不一樣。 沒有嚴肅的會議,脫離枯燥的宣講,取而代之的是一封封帶著溫度的家書、一段段發自內心的視頻、一句句融入親情的廉潔寄語。當“廉潔教育”遇上“重陽感恩”,七公司紀委精心策劃的一場走心又暖心的廉潔主題活動正溫情上演,讓這個秋天不僅有金風送爽,更有“廉”意暖心。 作為七公司紀委在廉潔教育形式上的又一次創新探索,繼“清風講堂”、廉潔演講比賽、主題征文等活動之后,本次“廉潔家書”活動更進一步打破了傳統廉政教育的固化模式,將教育場景從單位延伸至家庭,將紀律要求融入親情交流,推動廉潔文化建設真正“活”起來、“暖”起來。 當廉潔遇見家書,紙短情長話初心 “爸,您總說‘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里。如今我在崗位上,也時刻提醒自己要像您一樣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一名黨員在寫給父親的家書中這樣說道。 活動自啟動以來,迅速點燃了全體職工的熱情。從機關辦公室到項目一線,從70后到90后,大家紛紛以手寫書信、微信長文、錄制視頻等方式,向父母長輩表達感恩之情,也在親情互動中傳遞著對廉潔初心的堅守。不少員工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把“廉潔”這個詞寫進家書,卻發現自己對廉潔的理解從未如此真切而深刻。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手持剛完成的家書感慨,“給父親寫信的時候,想起他一輩子在崗位上清廉辦事的樣子,突然覺得廉潔不是一句口號,是我們家代代相傳的‘傳家寶’。” 形式不拘一格,真誠才是最好的表達 為了讓更多職工輕松參與、真誠表達,本次活動不設固定形式,鼓勵大家選擇自己最擅長、最自然的方式傳遞心聲。有人鋪開信紙,用筆墨重溫書信往來的溫情時光;有人編輯微信長文,讓牽掛跨越千里、瞬間抵達;也有人錄制視頻,面對鏡頭說出那些平時羞于表達的感謝與承諾。 工程部職工王建新在寫給姥姥的信中樸實的承諾:“憑良心把活干好,搞好工程質量,也護好自己的清白。” 安全環保部主任屠光雪在寫給父母的家書中真情回憶:“您二老常說‘莊稼要根正苗壯,人要心正行端’,我一直都記得。” “原來廉潔教育也可以這么接地氣、有溫度!”許多員工在參與后感慨,這樣的活動讓他們在表達孝心的同時,也重新認識了廉潔的意義——它不僅是紀律要求,更是一種融入血脈的家庭教養和人生底色。 廉風化雨潤家風,紙短情長見真心 截至目前,活動已收到各類廉潔家書作品30余件。這些作品情感真摯、形式多樣,既有對父母教誨的深切感恩,也有對廉潔從業的堅定承諾。 黨群工作部主任唐麗麗在視頻中說道:“媽媽,我在這邊一切都好。您一直教導我說要:廉立身,勤作人。這句話始終刻在我的心里。”這樣的表達,不僅感動了家人,也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同事。 南四環路項目工程部員工張健軍一家三口微信群里字字叮囑的是父母的教誨:“不貪不占,心里踏實”“實在做人,本份做事”。 隨著作品在公司的集中展示,廉潔家風的影響力也在持續擴散。一句句質樸的家訓、一段段真摯的告白,讓“廉”的種子在家庭生根,讓“潔”的底色在親情中沉淀,真正實現了“教育一個職工,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團隊”的浸潤式教育效果。 家書載廉傳清風,互動凝聚正能量 這個重陽,七公司以一封封家書為媒,讓廉潔文化在親情互動中自然生根,在代際傳承中持續發酵。紙短情長,言淺意深,每一封家書都是一次溫暖的提醒,每一次表達都是一次初心的重溫。 從“清風講堂”的線上學習,到“廉潔家書”的親情傳遞,七公司紀委始終在探索更有溫度、更接地氣、更具感染力的廉潔教育新路徑。不斷推動廉潔教育從“說教式”向“沉浸式”、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轉變,讓清廉理念真正入腦入心、化風成俗。 本次活動雖已告一段落,但廉潔家風的傳遞仍在延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你的家風故事,點贊轉發,一起傳遞這份“家書里的清廉”,讓溫暖延續,讓正氣長存! |
||||
|
【打印】
【關閉】
|
||||
|
|